详情
" 通过用友UAP平台,我们将下属200多家分子公司的主数据统一到一个平台上,平台里包含20多万条药品数据和10万多条非药品数据,200多家分子公司的相关业务人员在系统中进行主数据编码的申报、审核等工作,实现了集团的统一管控与高效协同。与此同时,我们基于UAP平台开发出了基建技改系统、医药储备系统、科研系统等业务系统,满足了我们业务的个性化需求。"中国国药的信息中心负责人如是说。
像中国国药这样的大型客户,UAP平台已经服务了10000多家,据统计,使用UAP平台进行日常工作的人员数量也已超过1000多万人。经过中国国药、中国邮政、港华燃汽、宅急送等众多大型客户不同应用需求的锤炼、优化和完善,如今,用友UAP平台已经不逊色于SAP、Oracle等国际主流管理软件厂商的平台产品,且由于UAP平台完全松耦合的技术架构,在满足客户业务动态成长以及个性化需求方面超越了国际巨头。
用友UAP的平台效应
在中国企业越来越重视信息安全的今天,用友UAP平台作为基础软件的一部分必将成为支撑中国大型企业构建统一信息化平台的重要支柱。
从"能跑"到"高效"
事实上,用友UAP平台发展成为支撑大型企业复杂应用的一体化平台,并非易事。在用友集团UAP中心,有不少人经历了UAP平台从"能跑"到"结构好",从"结构好"到"成熟高效"这一历程,谢志华就是其中之一。
谢志华是用友集团UAP中心总经理,用友高级副总裁,用友能在高端市场与国际巨头一争高下,他和他的团队功不可没。"我大学毕业就加入了用友,当时用友正启动基于Java的面向大型企业的应用管理系统(现在的NC)。在研发应用系统的过程中,为了实现代码重用,并让研发人员更好的遵循开发规范,我们就总结、抽象出一些公共开发框架和UI控件以及相应的开发规范,统一接管了对底层系统资源的访问,这就是UAP平台的前身。"谢志华告诉记者。
用友高级副总裁、集团UAP中心总经理谢志华
2001年,用友推出产品的时候,底层已经形成了"应用开发平台",这就是早期的用友UAP平台。
应用开发平台的出现,大幅提升了应用系统的开发效率。没有平台时,每个开发人员都必须是全能选手,按现在流行的说法可以称为"全栈开发工程师",即既要了解底层的操作系统、数据库技术,又要了解上层的业务逻辑和用户体验,这样的结果是开发效率低,对个人的依赖程度高。"有了平台之后,我们开发团队按照平台的架构和体系,也将研发团队分为了技术平台层、业务逻辑层、应用展现层三大层,每一层再进行技术细分,每一部分的开发人员可以专注于自己所在领域的研发,这样使得我们的开发效率提升了一倍以上。"谢志华如是说。
由于UAP平台的支持,NC2.0~3.0的产品已经涵盖了财务、供应链、制造等跨不同领域的ERP功能,此时UAP平台采用的是当时刚刚兴起的J2EE技术,在技术上保持了领先性,在谢志华看来,此时,UAP平台已经做到了一个平台基本应该做的事情,即平台能用。
到2005年,即版本推出后,NC产品交付了一大批项目,此时,用友在高端市场得到客户的认可和青睐,这也标志着用友抢滩高端市场初战告捷。
从到版本,NC产品在高端市场一路高歌之时,UAP平台也完成了质的飞跃,平台的稳定性和成熟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用谢志华的话说是:"当时 UAP平台已经算的上高效了,做了很多的技术标准化,而且也变得更加开放"。但他依然是NC的幕后英雄,UAP这三个字母并不被外人所熟知。
到版本,无论是UAP平台产品还是NC产品则又完成一次蜕变,此时,用友UAP平台不仅将原有的平台拓展成为一个支持多集团、全球化、多组织应用的企业计算平台,而且在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形成了重大突破,研发出了云管理平台、大数据处理平台等产品来满足用户的需求。
此时用友在高端市场继续攀升,走向千亿级客户市场。
在十多年的成长与蜕变过程中,UAP平台的技术先进性不断得到客户的认可,这与UAP中心长期坚持培养和吸纳高端技术人才分不开。"对于高端的技术人才,我们有多种激励机制,比如各种创新激励、股权激励机制等,同时也为他们提供了双通道的成长空间,目前我们已经形成了一支高水平的技术团队,同时我们也希望有更多的技术人才加入到UAP中心来。"谢志华对记者说。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