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虽然网络商城对入驻商家进行相关资质的审查,但是这并未能避免假货的产生。(配图)
编辑推荐:既然经商,为的就是赚钱。与淘宝力推淘宝商城有异曲同工之妙,如今卓越、京东、当当、淘宝商城等网络商城大打“开放平台”牌,在数千万、甚至数亿美元投资重金打造出顶级网络购物品牌后,这些网络商城都迫切地希望赢利和赚钱——此时,吸引商户入驻并收取相应“租金”就是一个好办法,美其名曰叫做“开放平台”,普通消费者并不明白其含义。
《IT时报》忧虑地将这种模式称为“淘宝化”,由此引发的后果是,虽然网络商城对入驻商家进行相关资质的审查,但是这并未能避免假货的产生,说白了,消费者在当当、京东等买到问题商品的概率越来越高。
原文详情:《网络商城开放平台化之忧:问题商品概率增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