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环球科技报道记者李文瑶】11月11日天猫双十一购物狂欢节开场仅75秒,阿里移动端成交额就突破1亿元,移动端成交超越PC,占比总交易达到近70%。陆兆禧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移动肯定是未来”,移动电商发展是不可置疑的事情。
实际上“无线化”是今年天猫双十一的三大发展方向之一,主战场由PC端转移到移动端,天猫总裁王煜磊指出,天猫的方向是能跨越PC互联网的边界,变成多终端互动,后端有供应链管理的方案。今年双十一成为“无线化”的一个很好的检测点。
买家集体发力移动电商高速增长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规模达到亿元,环比增长%,同比增长%。中国移动电商发展开始增速。
与往年不同,许多以前只将无线端当做引流工具的商家,今年频频发力,几乎天猫平台上所有活跃的大卖家都开支发力无线,移动端参与度的深度与广度达到了历史峰值。据了解,很多商家从5月就开始为移动端双十一做准备,准备时间长达半年。
双十一之前阿里巴巴披露的财报也印证了移动电商的高速增长。财报显示,阿里巴巴在移动端的业绩,延续了近几个季度的高速增长。今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旗下的中国零售平台,来自移动端的交易额达到亿元,同比增长263%。移动端GMV占整体交易额的比例达到%,这一比例较2013年同期提升了21个百分点,比2014年第二季度提高3个百分点。在移动电商领域,阿里巴巴占据了无可匹敌的领先地位。据艾瑞咨询的数据,阿里巴巴占据中国移动电子商务市场86%的GMV份额。受用户数与交易额增长的驱动,阿里巴巴在移动端的收入呈现持续爆发趋势。2014年第三季度,阿里巴巴来自移动端的收入达到亿元,同比增长超过10倍。移动端收入的占比从2013年同期的%,增至如今的%。
作为一家从事电商服务的创业公司,淘维-维客十分看中无线端的发展机遇。其CEO大林表示,今年双十一,一个最大的改变就是移动端。“我们几个人在2011年出来创业,是因为隐隐觉得移动大潮来了,但是当时想法还无法变现,因为整个移动电商的趋势还没起来。在无线端,游戏和社交先行,然后经过几年的发展和用户习惯培养,到今年双十一,真正的移动电商正在变成一个非常大的趋势。”
消费者移动端消费习惯逐渐形成
国内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正带动网民购物习惯从PC端向移动终端迁移。据阿里数据统计,今年双十一的活动开始以来,消费者在移动端访问双十一会场的流量几乎达到了PC端的两倍,而在往年这一数字只占到了20%左右。“外界的人可能还感受不到,我们一看这个数据就知道,移动时代的双十一来了。”阿里巴巴集团无线事业部相关负责人介绍。
双十一当天18点-19点,无线端的流量明显上升,这是在PC端从未发生过的事情,无线消费者参与度明显增加。除了浏览和视频,购物已经成为了移动端的新的使用内容。“移动端购物习惯已经逐渐形成。”天猫首席运营官逍遥子认为。
阿里移动端:开放赋能
移动电商的发展和消费者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阿里将移动业务作为重要发展点。从去年双十一后的“all in 无线”到今年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无线双十一,这一年阿里巴巴在无线端做了大量的基础性探索。这些探索归纳起来最关键的就两个字:开放。通过开放从而赋予商家在无线端的运营空间和运营能力。
实际上,无线端有着和PC端截然不同的特性。在无线端,消费者下单决策快,客单价相对低,手机屏幕又较小。以浏览为例,在PC端看完一个商品的详情页,消费者的视线要拉长到3米。但在无线端,可供延展的空间很小,这就需要店铺的展示能够做到,在消费者看到很少信息的情况下,就能帮他做出决策。
为此,阿里在无线端开放了第三方的店铺装修,让第三方做了店铺的模板。商家用了这个模板,可以一键让自己的店铺从毛坯变成精装。统计显示,今年所有装修了自己店铺的商家,装修后7天和装修前7天,平均访问深度,发现后7天直接比前七天提升了14%。这是第一步。
同时,今年双十一天猫还开放了营销工具的接口,首次把发红包等互动游戏开放给了第三方。阿里从9月份就全面对外开始了招商。整个双十一,官方除做了一款用于应急打底的游戏外,其余25款无线端、9款PC游戏全部是外部ISV开发的。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的商户开发了自用型的游戏接入。
开放的好处是可以用商家根据自己的品牌调性去选择或者开发游戏,通过游戏的形式大大增强了用户粘性。商户接入这些游戏后,实现了互动到店,可以很好地把流量沉淀下来。目前,这些游戏已经覆盖了万家的天猫商家。其中最受欢迎的一款游戏被9000多商户订购。据悉,双十一之后这些游戏会开放给全网的商家使用,同时阿里也会继续引进更多的第三方开发者。
阿里巴巴无线事业部秦奋表示:无线端光靠我们的自己力量无法做好,而要靠全社会的力量。我们整体的一个思路,是商家和合作伙伴参与到无线建设中,一起提升商家无线端的运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