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总算懂了赖声川:文创产业是先有文化创意,才有产业_化工能源_资讯_客集网
总算懂了赖声川:文创产业是先有文化创意,才有产业

总算懂了赖声川:文创产业是先有文化创意,才有产业

作者:kjnews3   2023-01-28 07:07:05  点击:9

详情

2009年,对于全球华人企业领袖有莫大的挑战:机会与想象并存。这一年,国际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大陆经济复苏的表现较优;台湾则自马政府去年五月执政以来,因两岸关系的明显改善,已逐渐稳定。11月5日-6日,由《远见杂志》举办的2009年第七届华人企业领袖高峰会,在台北圆山大饭店举行,这正是分散各地华人企业领袖共聚一堂,分享经验,寻找对策的最佳时机。在这次峰会上,搜狐财经专访了表演工作坊创办人、台湾著名艺术家赖声川先生。

搜狐财经:您台湾、上海、北京这些地方跑的比较多,而且我们这次来觉得台湾这边的文化创意产业感触特别深,发展特别好,而在大陆,这方面好像就差一些,您怎么看待两地的这种差异?

赖声川:其实在某一方面大陆的更积极的做文化创意产业,更积极、更大胆、更大方,但另外一方面文化创意产业的内涵台湾还是有一些优势,所以两者能够结合就很漂亮,这是我的看法。

搜狐财经:但大陆文化创意产业更多的只是起步过程。

赖声川:起步,但是动作很大,而且他认识到文化创意的价,认识的比较早,我觉得台湾稍微慢了一点,然后到现在开始懂了以后,可能因为体制的关系动作就没有办法那么大,大陆就可以非常大胆。

搜狐财经: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文化创意产业似乎更多是一些工作比较闲适、有着艺术天分的人在做,有点高高在上的感觉。

赖声川:我觉得不是这样子,公认的是,在金融海啸之后很多的年轻人在想未来,因为过去不用想,优秀的人才就往金融方面走,往企业管理方面走,现在优秀的就往文化创意产业,因为他知道过去的路已经过时了,金融海啸证实了很多做法,甚至对世界不见得有很多好处,甚至害了很多人,成就了少数的人,而文化创意产业既可以贡献更多给世界,而且它是可以带动经济新的东西。

搜狐财经:现在在大陆很多毕业生很愿意从事文化创意产业,但是文创产业要起步,要发展起来是个很困难的过程,它怎么才能够有盈利?

赖声川:他发展很困难的理由很简单,这个理由就是文化创意产业很多人只管产业,什么东西都产业化,比如戏,怎么把它复制?对不起,我们的戏是没办法复制的,我们是手工业,只有一天天演出而已,没有办法变成A团、B团、C团到处跑,不是这样子的,文化创意产业可以以产业的立场来看,比如,暗恋桃花源去做公仔埃

搜狐财经:开发相关衍生产品。

赖声川:对,对我来讲那是次级的创意,而且是商业方面的。文化创意产业一定是先有文化、先有创意才会有产业。现在所有人,大家一窝蜂走向产业,为什么?就是我说的,优秀的人才都是走向企业管理或者财经方面,而现在企业管理、财经方面却搞出金融海啸来,所以大家不往MBA方面走,就往文化创意产业走,但他的出发点还是企业管理,这等于是他们多了一种新的“玩具”。但这个“玩具”很抱歉,不是汽车不是别的什么产品,它是创意。

搜狐财经:那创作者跟出资人关系应该是什么样的相处模式?创作者会不会因为考虑到成本,而把一些创意的东西简化?

赖声川:现在所有人都想搭上这班车,事实上这班车不是给每一个人的,这个大家还不了解,认为我是企业就可以搞文化创意产业,不是这样子,是创意的人,才能搞文化创意产业。

所以,重点是你必须先有创意,没有创意的话什么都免谈。这个创意是必须要被尊重的。整个企业的模式要怎么建立,还是要先回到创意的团体,而不是在企业的团体做这个衡量,但是企业的团体一定不这样认为,企业的团体一定认为钱最大,所以有一种很粗暴的金钱主义,就是说我有钱什么都可以做。那很抱歉,以我的行业来讲,你投资10万给我做个舞台剧跟你投资1亿给我做个舞台剧,我的创意不会变。企业界根本无法了解这件事情,所以他认为投资10个亿拍部电影必须成功,因为钱投得多。实际上,10万、1亿是差不多效果的,投钱的多少跟创意的好坏没有直接的关系。

搜狐财经:您在创作的过程中,有没遇到过这种情况?

赖声川:我们会有一些合作的伙伴,但是他们不会全部出资,也有过这样的情形,但是这种都是你已经花了时间了解对方知道他是合得来的,在大陆也碰到过不愉快的状态。

搜狐财经:《暗恋桃花源》可以说是表演工作坊的“镇坊之宝”,在您看来,《暗恋桃花源》成功最大的原因是什么?

赖声川:还是戏好看,其他人做成什么样,我觉得这重点还是作品本身。

搜狐财经:这其中有市场化运作的因素吗?

赖声川:市场化运转很成功,但是也是靠作品,没有这个作品的话,就算大陆版是全明星版,这样一个阵容,如果戏不好看也只能是演20场,不可能到200常

搜狐财经:这是不是明星效应的效果?

赖声川:明星效应看你怎么做,如果你要做成《暗恋桃花源》这么一个规模的巡回,我觉得他有他的优点,我不排斥他,因为对我来讲不管明不明星必须是个好演员,如果这个明星正好是个好演员,我非常喜欢跟他合作,而且他也能帮助我,我觉得很开心。

搜狐财经:除了《暗恋桃花源》这样的作品,你们还做一些什么别的作品?

赖声川:很多,我们有40多个作品,《暗恋桃花源》只是其中的一个,这也是我们在台湾的经验。其实我们是华人世界唯一靠票房来运营长达20年的剧团,这是非常非常宝贵的一个经验,所以大部分的剧团是不太明白我们是怎么做的。这个行业就是这样子,跟电影一样。

搜狐财经:我们是靠专业的团队还是就少数几个人?

赖声川:少数几个人,没办法变成工厂。

搜狐财经:《暗恋桃花源》对表演工作坊有着一些什么特殊的含义?

赖声川:从20多年前首演的时候就很成功,一直到今天怎么演怎么成功,变成英文、变成戏曲版都很成功,我们的戏很多,像《暗恋桃花源》这样的戏也有5、6个,最近我们也有一个《宝岛一村》到大陆去,跟《暗恋桃花源》一样,演到哪观众就会买到哪。我最经常被访问的是,怎么这么准确地抓住这个市场,但我一直的回答是访问者永远都没办法满足的回答,或者是不相信的回答。因为我在创意的时候没有在考虑市场,换句话说我做《宝岛一村》没有想到我的目标业绩必须达到3000万的票房。你把自己放到我的位置,把一个创意者如果这么去想,你的压力会让你无法做出那个作品。

我没有办法有一个金钱的目标在那,好比写一个小说,这本非要卖100万本,那怎么写啊?其实我看一个报道讲斯皮尔伯格,有史以来票房最高的导演,他的新电影上片的时候,他会躲起来,不看电视、不看网络。因为美国第一周的票房是最重要的,然后他这个票房会决定他这部电影的成败,我看这个报道,连斯皮尔伯格都不敢预料他的戏会卖多少,那我们是谁?所以我们去做任何的预料,其实是创意上的自杀,所以我们必须还是把作品做好,我坚信作品好自然会有市场,这个市场是个大市场还是小市场?是个大众还是小众?不一定,但一定会有人欣赏它。

搜狐财经:其实现实当中也有很多人其实有很好的创意,但是就是因为苦于没有资金,没有人来发掘,没有伯乐。

赖声川:这其实就是文化创意产业跟政府可以做的一件很愉快的事情,但往往政府跟企业不愿意这样做,因为任何一个生意人要押宝一定要押到要成功的。因为我们是25年一直在成功的,所以他们会押我们,而很可惜的是,你说真的谁有远见能够看到哪个画家的画未来能卖到几个亿?这是特别少数的,这也要出资人懂艺术才行。

搜狐财经:文化创意产业起步者来说你对他们最好的建议是什么?

赖声川:还是看文化跟创意,产业真的是摆在后面的。因为创意是无法定义的,如果你押一些钱下去再培养一些创意人才,你不能规定他干吗,也不能规定他什么时间要做什么,所以这是最难预测的,但你真的有这个诚意的话,你押下去,真的会有成果,然后用企业头脑看这个东西怎么变成一个市常

以我来说,我们坊,谁愿意押我们在大陆各个大城市自己有个剧场,那他收钱就好了,因为我们就一直演出,就一直会有观众。

搜狐财经:现在两岸的关系更多的是文化的交流特别紧密了,您对于未来两岸文化交流有什么预期?

赖声川:我希望越来越变成,不叫做文化交流,我们就是一个大家庭,华人的创意体,这么看就好了,我觉得渐渐在大陆我也不被叫做台湾导演了,叫我台湾导演好象没有太大的意义,我觉得这点我也是蛮舒服的,在台湾大家都知道我是台湾导演,然后都在大陆做很多戏,也很骄傲,我觉得这样就好了。

搜狐财经:谢谢。

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 https://cn.kaiji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