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者认证信息(营业执照和身份证)未完善,请登录后完善信息登录
终于理解除了开车的时候玩王者荣耀 自动驾驶还能为我们带来什么?_五金建材_资讯_客集网
终于理解除了开车的时候玩王者荣耀 自动驾驶还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终于理解除了开车的时候玩王者荣耀 自动驾驶还能为我们带来什么?

作者:kjnews3   2023-01-28 14:43:11  点击:6

详情

【报道】12月21日消息,提起自动驾驶,科幻电影已经为我们做了很多次普及,未来的汽车可以向《霹雳游侠》里面那样完全通过人工智能控制,自己开走,甚至做出一些人类难以完成的动作。《超级战警》当中车上的乘客可以一起手舞足蹈一起唱歌,不知不觉就到了目的地。

也许我们现在对于自动驾驶的认知主要集中在体验层面,大多数消费者认为自动驾驶会为我们解决交通问题,未来不需要人开车就能实现在目的地之间的移动。每天早晨上班,在车上打两盘王者荣耀,车开到了公司地库停车位,这样的生活的确让人向往。但对于整个社会来说,自动驾驶还有着更深层的意义,解放人类驾驶者则会引发一系列现象。

超过日本和巴西GDP总和的经济价值

自从有了马车,“司机”这个职业已经存在了四千多年,一直由人来担任,自动驾驶的出现意味着这一情况将会发生根本的改变。这个改变影响的不仅仅是司机一个职业,甚至是传统司机乘客之间的关系都将终结。一场出行的革命将未来时代进化成了乘客经济模式。

“乘客经济”这个词最近才出现,在完全由自动驾驶控制的车辆当中,出行从一系列复杂的行为变成了一种单纯的服务,无论是自有车辆、出租车、租赁车辆还是公共交通,未来都变成了一种第三方交通服务,只不过承载的车辆有所区别而已。

Strategy Analytics的数据调查显示,预计2050年乘客经济将会带来7万亿美元的价值,这个数字相当于日本和巴西今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总和。乘客经济不仅仅是单纯的出行价值,还有因为汽车节约的时间、金钱、自然资源以及催生的相应服务和应用价值。

该公司同时还认为,这7万亿美元的价值当中,有55%是消费者带来的收入,另外43%由B2B的形式完成,企业将会成为推动乘客经济模式的早期推动者。另外农业、商业对自动驾驶也有很高的需求。在消费者中的大规模普及是乘客经济崛起的核心动力。随着新形势的逐渐稳定,个人购车数量会降低,更高经济效益和自由的出行体验将会占据主导,随之而来的是更有智慧色彩和高效率的拼车或者共享出行服务。

围绕着自动驾驶,未来出行方式和服务方式都会产生根本性的改变,汽车已经从工具变成了承载人类与社会关系的一个终端,其带来的经济效益远不止运载工具这么简单。

降低交通事故 挽救数十万个生命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每年全球大约有130万人死于车祸,印度是全球交通事故死亡数量最高的国家,之后是中国和美国。这些交通事故当中,有94%是人为失误的原因造成的。

在驾驶车辆的时候司机有可能被各种异常情况影响,比如雨雾天气或者光线、路面状况和交通设施不佳、疲劳、毒品或者酒精的影响,不同的驾驶者由于经验和反应能力的不同面对危险和异常情况,判断也不尽相同,这些都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因此人为失误是很难避免的,但未来自动驾驶汽车的出现会逐步缓解人为失误造成的事故可能性。一份来自Strategy Analytics的联合报告显示,在2035年至2045年间自动驾驶会直接减少5%事故的可能性,这就意味着至少有50-60万个生命被挽救。

当然,自动驾驶降低事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相信随着道路环境的净化以及自动驾驶普及程度提升,交通事故被规避的数值会陆续提升。

同时,世界卫生组织的统计显示,各国政府将国内生产总值的大约3%都用于处理交通事故,也就是说全球每年有万亿美元用于处理交通事故引发的问题。如果这部分财政支出用在其他方面将会有很大的收益和社会环境的改善。

不过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自动驾驶除了让我们的出行更安全之外,还有提升出行效率和减少拥堵的作用。Inrix公司的调查显示,如果外出行驶里程降低3%,那么将减少城市30%的交通拥堵,当自动驾驶实现之后,通过随时更新的交通数据和合理的规划,将会有效降低拥堵时间和长度。每天节省下来的时间非常可观。

可以预见,随着自动驾驶的普及以及城市道路交通的合理管理和统一规划,即便未来自动驾驶汽车保有量提升,不仅不会增加拥堵,反而有可能让我们出行更快捷。

促进人工智能与科技的发展

之前我们曾经介绍过自动驾驶,相比其他的技术它的综合应用更广泛,设计了多种科学技术,比如传感器和雷达技术的应用,机械部分的应用,人工智能甚至通信技术等等。因此自动驾驶并不是能独自开发的产品,而是需要这一系列综合科技水平达到标准之后才能应运而生。所以现在5G、人工智能等热门科技领域都与自动驾驶密切相关。

可以看到5G即将到来,现在传感器、雷达等硬件技术也发展很快,图像识别也具备了高速反应和计算的能力,不过这些新技术并不是匹配发展的。要想实现自动驾驶,车辆就要“看得见”“判断准”“反应快”,摄像头、雷达、监控这些可以理解为车辆的眼睛,现在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硬件基础,软件算法也比较强大了,加上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和大量数据积累,包括谷歌Waymo在内的很多企业开启了道路测试,事实证明车辆有能力做出比较准确的判断。不过作出判断到实现操控之间还需要复杂精准的机械控制,这也需要相关专业领域的完善。这些细分领域都有更专业的公司,但想要完全将他们的技术和产品整合到一起,并且达到100%的正确率,还有一定难度,需要时间。

毕竟对于高速行驶的车辆来说,没有99%的可能性,只有达到100%才能允许它们上路。

反过来看,自动驾驶实际上促进了一系列科技领域的进步和发展。也许未来五年之内自动驾驶还无法真正来到我们身边,但业内专家预测,十年之内L4、L5级别的自动驾驶将会陆续上路。

有趣的是,前不久北京市交通委联合市公安交管局、市经济信息委等部门,制定发布了加快推进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有关工作的指导意见和自动驾驶车辆道路测试管理实施细则两个指导性文件。文件指出,中国境内注册的独立法人单位可以申请用于科研和定型试验相关的自动驾驶车辆在有驾驶员监管的情况下临时上路。这意味着国内首次开启了公共道路的自动驾驶车辆测试。相信,自动驾驶远的到来要比我们想象的更早一些。

相关分类
请在电脑上注册登陆 网址: https://cn.kaijikj.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