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并购重组新政渐近 借壳重组等成改革重点
记者获悉,近期证监会、交易所等有关部门密集研究资本市场支持并购重组“新政”,并有望以文件形式出台。其中,规范借壳重组、改革重大资产重组定价机制、创新并购重组手段方式、打击并购重组活动中的内幕交易成改革重点。
点评:市场化方向是并购重组制度安排的指导思路,可以打击重组过程中的内幕交易行为。
央企资本总额超两万亿 七成为公司制
国资委12日发布央企产权最新统计数据显示,国有资本逐渐向大央企集中,央企重组改制取得了明显成果,企业主业集中度也大为提高。具体来看,央企资本总额已经超过两万亿,近70%的央企及其子企业已经改为公司制。
点评:催生重组投资机会,今年央企还将进一步减少到80-100户,资产规模靠后的十余家科研院所和贸易类央企将被并入产业集团,如果自由重组未果,则很有可能被打包进入“中投二号”。
发改委:全球小麦库存处高位 短期价格不会持续大涨
发改委12日发布消息称,受俄罗斯等国天气干旱可能导致小麦减产等因素影响,7月份开始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出现大幅上扬,但最近两天出现明显回调。从后期看,全球小麦减产幅度仍有待观察,再从全球小麦库存上看,短期内小麦价格不具备持续大幅上扬的基础,预计会从高位有所回落。
点评:有助于遏制农产品涨价,利空农业板块,但由于已经回调,实质影响不大。
工信部“力促”钢铁业重组
工信部日前发布的一则通知,可能成为钢铁行业重组推进的又一政策动力。业内也认为,这是给众多未获批复就已投建生产的钢铁“黑户”,通过重组方式获取合法身份的一个机会。工信部要求各省在今年年内摸清钢铁行业“家底”,科学实际的制定本地区的兼并重组方案,并由地方工业主管部门于2010年年底前上报工业和信息化部审批。
点评:该通知的亮点在于有关方面为各地制定重组方案设定了一个完整“框架式”的安排,进一步促进行业兼并重组进程。
上海浦东计划打造万亿级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走在改革开放前列的上海浦东新区正力争同样成为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的领头羊。记者了解到,浦东正在将高新技术产业化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和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目标是在区域内打造万亿元产业规模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
点评:利好浦东板块,以及上海的电子信息、新能源、生物医药等相关上市公司。
国家电网十二五特高压投资规划出台
国家电网公司12日首度公布,到2015年建成华北、华东、华中(“三华”)特高压电网,形成“三纵三横一环网”。分析人士表示,未来5年,特高压的投资金额有望达到2700亿元,这较“十一五”期间的200亿投资,足足增长了13倍之余。
点评:由于特高压设备门槛较高,其投资拉动将使平高电气、许继电气等上市公司受益。
稀土出口企业共商明年出口 配额继续减少恐成趋势
记者获悉,商务部委托五矿商会于13日召集各主要稀土企业召开座谈会,共同商讨明年的稀土出口工作安排。 据参加会议的中国稀土学会和有关厂商透露,会上除了讨论稀土出口配额数外,还可能根据各企业意见,对出口配额分配的计算公式做出适当修改。稀土出口配额进一步缩小的趋势恐难以避免。
点评:利好包钢稀土、广晟有色等稀土类有色金属股,昨日包钢稀土已作出反应,提前上涨。
日元飙升触15年新高 当局不愿坐等“被升值”
美联储摆出的二次量化宽松姿态没有推高股市,却让日元涨疯。周三盘中,美元兑日元一度跌破85关口,低见的15年新低。对于本就处境艰难的日本经济来说,日元的持续升值可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日本首相菅直人12日紧急致电内阁官房长官仙谷由人,表达对日元“升值太快”的担忧。与此同时,央行、财务省等部门的官员也在紧急行动,对汇市实施口头干预。
点评:当前日元兑美元的连续上涨,很大程度是缘于美国经济基本面和美元疲软的“被升值”,利好对日有出口业务的上市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