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1. 苹果公司与深圳唯冠争夺iPad商标权
事件简介:2000年起唯冠国际公司以台湾唯冠公司的名义在全球范围申请注册了10件iPad商标,其中两件在中国大陆,注册号分别为和,持有人为深圳唯冠公司,2009年12月台湾唯冠公司与英国IP公司签订转让协议,将上述10件iPad商标以万英镑的价格转让给英国IP公司,后者于2010年以10万英镑的价格转卖给美国苹果公司,中国大陆的两件商标也被列入转让清单。但深圳唯冠公司以自己不是转让协议一方当事人为由拒绝将大陆两件商标转让给英国IP公司或苹果公司。2010年4月苹果公司和IP公司将深圳唯冠公司诉至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要求确认苹果公司对和注册商标的专用权。该院于2011年12月做出一审判决,驳回了原告全部诉讼请求,理由是:本案所涉商标转让协议是台湾唯冠与IP公司之间签订的协议,并非原被告之间订立,对被告无约束力,原告主张的表见代理理由也不成立。原告不服一审判决,已上诉至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目前本案正在二审中。
点评:iPad商标案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关注。苹果公司既不愿在中国大陆失去iPad商标,又不愿接受深圳唯冠的要价。广东省高院的终审判决对双方至关重要。但不论其结果如何,iPad商标案还是给社会大众上了一堂生动的知识产权课,其影响极为深远。它告诫我们的企业在国际化进程中,一是要加强自身的知识产权管理和保护,不仅要把知识产权当作一种专有权利,更要把它作为一种重要资产和资源进行管理和运营;二是要打好提前量,提前在目的国分析、布局知识产权,做到未雨绸缪;三是在知识产权国际贸易中要熟悉当地的知识产权法律。
2. 中兴通讯PCT国际专利申请量跃居全球第一
事件简介:2012年3月5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公布了2011年全球专利申请情况,中国企业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以2826件PCT国际专利申请超越日本松下(2463件),跃居全球国际专利申请量第一位。
事件点评:PCT 申请是衡量一个企业在国际上创新竞争力的权威指标。中兴通讯PCT专利申请, LTE/3G、云计算及物流网、智能终端等为主的新技术领域占比超过六成。中兴通讯国际专利(申请)累计近10000件,重点分布于欧美等发达国家及重要新兴市场国家,全面覆盖3G、4G核心技术,在LTE/3G、云计算及物流网等为主的新技术领域的竞争中,部署了包括基本专利、核心专利在内的数千件专利,其中,中兴通讯4G LTE基本专利数量已经占到全球通信厂商的7%,取得了技术领先地位及竞争话语权。中兴通讯针对国际市场发展需要,不断增强自身知识产权实力,并最终实现技术和市场双赶超。
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获WIPO与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颁发的首届"中国商标金奖"
事件简介:2011年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首次联合在中国开展"中国商标金奖"颁奖活动,以表彰我国在商标注册、运用、保护和管理方面做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本次评选共设"商标创新奖"、"商标运用奖"和"商标保护奖"三个奖项,共计评选出20家获奖单位。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荣获"商标创新奖",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荣获"商标运用奖"的殊荣。
事件点评:开展中国商标金奖颁奖活动,是为了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效应,增强全社会的商标意识,同时充分发挥商标在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作用。华为和腾讯作为深圳的知名企业,一贯注重知识产权工作,积极进行商标注册保护,商标申请覆盖世界大多数国家;公司建立了完善的商标管理制度。两家公司均有多款产品的商标成为家喻户晓的优秀品牌,为公司的快速发展起到了良性的推动作用。
4. 深圳首次发布《深圳市版权产业发展状况》白皮书
事件简介:深圳市知识产权局联合中国版权保护中心、组织深圳市版权协会等,经过近一年时间,对我市版权产业进行了抽样调查和分析,并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相关数据,乘以版权因子(某一产业中版权成分的权重)进行测算,最终形成《深圳市版权产业发展状况》白皮书,于2011年5月13日第七届文博会期间,首次向社会公布。白皮书显示,我市版权产业增加值和从业人数呈快速增长趋势。 2010年,深圳版权产业增加值达到亿元,同比增长近22%,占深圳GDP的比重为%。其中软件产业优势突出,发展迅猛。2010年深圳软件企业数达到1550家,从业人员万人,总收入亿元,同比增长%。
事件点评:这是全国第一份地方版权产业发展状况白皮书。它的发布对于摸清深圳市版权产业情况、促进我市版权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全国版权产业的分析统计工作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深圳版权产业发展形势喜人,与市委市政府长期以来实施文化兴市战略、大力发展文化支柱产业、大力推进知识产权战略密切相关。目前,我市共有16家企业(集群)获得"广东省版权兴业示范基地"称号,"示范基地"的版权创意和创新的元素已成为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集聚效应与示范带头作用也日益彰显。
5、深圳海关利用"快检3000"系统查获案值近亿元商标侵权案
事件简介:2011年4月20日,深圳某公司向深圳海关隶属大鹏海关申报出口计算器21120台,目的国摩洛哥。该关通过对航线和出口区域的分析,认为风险较高,通过"快检3000"(又称FS3000,是目前国内最先进的大型集装箱检查设备之一,每分钟扫描集装箱近个)图像扫描时,发现装载货物种类较多,与报关单申报出口货物为单一商品的情况不一致,存在较大的夹藏伪报嫌疑,遂下达布控查验指令。经查验发现,出口货物中有标有"DURACELL"、"CASIO"、"SWATCH"等七个商标的电池、计算器、手表等侵权货物近20万件。按权利人提供的价格资料,涉案货物价值初步估算近亿元。该关随后将案件线索通报给公安机关,此案现在进一步侦查过程中。
事件点评:此案涉案货物较多、价值较大且涉及多个品牌,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朝闻天下》栏目对该案进行专题报道。此外,《法制日报》、《广州日报》、《深圳晚报》、新华网等新闻媒体也先后进行了报道,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有力打击了走私分子的嚣张气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