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曾渊沧 香港城市大学MBA课程主任
未出发前往参观上海世博会前,香港传媒都说,由于开幕的头两天一片混乱,吓怕了旅客,导致参观的人数大减,每天仅十几万人,远低于上海市政府的预期。
不过,我于 5月 21日那天游世博,人数已回升至 34万人,昨天回香港前,我从卢浦大桥往下望世博园区的停车场,实在壮观!单是大型旅游巴就至少 1000辆,人数增加,秩序也改善了许多,不再有抢中国馆预约券的事了。
大部份的中国馆预约券是预先分发给旅行团团队,余者是在入门前的安全检查处派发,安检是一个个进行,完成安检发一张预约券。没有预约券的馆就得排队,有冷门的馆完全不必排队,热门的馆则要排上数个小时。香港案例馆就是属于完全冷冷清清,不需要排队的馆。
今年世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大会特地造了 80多个最佳实践案例,安排在浦西展览,香港是被选上的一个。可是,多数人参观世博只是抱着看热闹的心态,对甚么城市生活的最佳实践没兴趣。
我们参观法国馆时,前面的一大段墙壁,两边放映各种纪录片介绍法国,参观的人没兴趣,没有人停下来看,人人不断地向前走。终于,走到 LV的展览区,人群停了下来,人人挤着看美丽的模特儿挽着 LV手袋表演,连特地从法国运来的名画真迹,都吸引不了群众。看情况,世博会倒不如在法国馆、意大利馆开档卖名牌,生意肯定好。
吸引力逐步回升
中国馆的《清明上河图》的确是一绝,非常值得看。不过,据说世博会后,中国馆将永久保留,《清明上河图》的计算机动画也会永久展出,果真如此,何必在现在挤着看?等多两年才慢条斯理的参观不是更好?
世博开幕后的首几天一片混乱,世博概念股股价也大跌。但是,现在看来世博的吸引力正逐渐回升,参观者大量增加,估计到了夏天,游世博的人每天会超过 50万人,世博概念股是不是可以重新留意?
世博概念股包括锦江酒店(2006)、世茂房地产(813)、上海实业(363)、东方航空(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