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2009年底至2010年初,电影《阿凡达》火遍全球,使电视领域带来了全新的升级和希望,中国平板电视市场开始迈进3D领域。9月17日由家电联盟举办的3D平板电视网友体验活动在家电论坛体验中心举行。
体验交流本次活动中,众媒体与网友都亲身体验了3D液晶电视与3D等离子电视呈现的震撼效果,活动现场网友针对关心的问题进行了相互交流。3D液晶电视与3D等离子电视虽然均可带来视觉上的冲击,然而由于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之间存在一定的区别,所以在某些表现和3D效果方面还是存在一定的差距。
现场网友调查数据分析
此次体验活动有近二十家专业媒体和近百名网友参与,现场两台电视通过同一信号源3D蓝光机播放了3D动漫游戏、3D蓝光演示片、足球片段等不同形式内容画面,参与者通过各自现场感受进行了调查填表,综合有效调查总结如下。
3D画面效果对比 等离子略胜一筹
在场网友及媒体记者分别对色彩表现、细节表现、暗场表现、3D立体感表现、层次表现、清晰度表现、动态响应表现、噪点控制、可视角度等方面对3D液晶电视和3D等离子电视进行了对比分析。
在细节表现方面,目前的液晶3D电视与等离子3D电视效果相差不多,在3D的立体感表现方面也都可以达到一个不错的视觉效果,相对而言,3D等离子的景深感更为强烈些,给人十分具有冲击力的视觉效果。
3D画面等离子超出液晶约30度可视角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各大品牌3D电视采用的都是主动快门式3D技术。这种主动式3D电视在观看3D图像时,都需要戴上主动式快门3D眼镜。主动式快门眼镜是一块液晶屏,跟LED液晶屏相同,均包含两层偏振片。由于液晶电视发出的是偏振光,当眼镜的第一层偏振片与电视的外层偏振片形成夹角时,会使图像变暗甚至变黑。因此,通过3D 液晶电视观看3D影像时,需要观看者始终保持正面直立的观看电视屏幕,如果倾斜观看(如斜躺在沙发上或者床上),透过镜片看到的画面在亮度上会出现变化,出现画面变黑、变蓝、变紫或者3D视觉会消失变成没戴3D眼镜时看到的重叠画面。而等离子电视发出的是自然光,则完全不存在这样的问题,在收看3D画面时可轻松选择任意舒适的方式。
虽然目前无论液晶电视,还是等离子电视在可视角度方面都做到了非常的宽,普通的平板电视均可以达到178度左右的可视角度。但是加装了3D效果后的平板电视能带来多大的可视角度呢?从现场感受来看,液晶3D电视基本在130度左右就看不到3D画面的效果,这说明如果在观看3D效果的时候,一定要保持在电视机正前方,才能有不错的效果体现。而等离子3D电视的可视角度可达到160度左右,在侧面还是可以看到3D画面的效果。
3D普及 触发等离子购买欲望
业内专家指出,由于松下、长虹等企业相继发布3D等离子电视,对于3D普及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时等离子也能够依靠在3D画面表现上的优势,使其市场份额得到进一步回升。
网友体验现场据有关数据表明等离子电视的二次购买率达到86%以上,同时具有非常良好的口碑效应。而此次体验活动现场调查网友填表也基本显示大多数人欲购买等离子电视。因此二次购买等离子的消费者,有可能成为未来3D电视目前群体。从等离子目前的销售情况看,二次电视购买群体,特别是那些记者、发烧友等专业人士或意见领袖成为了3D等离子巨大的潜在市场。
从上面的实际观察不难看出,在这个新的3D领域, 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依然存在着差别。而且通过对比不难发现,无论是在色彩、暗场表现,还是动态响应时间,以及可视角度方面,等离子3D电视都更胜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