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科技以人为本,是Nokia经典的广告词。也是这个公司一直以来的经营理念,在手机界群雄并起的战国时代,曾经的巨人Nokia显得步履艰难,英雄迟暮。有些固执的产品研发态度,老迈的塞班系统,无一不被业界所诟病。在塞班三代新旗舰Nokia N8发布后,似乎有些没落的塞班平台再次被人们所关注。针对这款新机以及新系统的争论过也开始喧嚣尘上。对此,来自的Staska对一位和Nokia有着很深渊源的业内人士Julien Fourgeaud进行了一个采访。谈到了塞班系统,塞班三代以及N8等很多大家关注的问题。
Julien Fourgeaud已经在移动领域工作了15年。他是Nokia的员工,参与开发了很多E系列和N系列的手机,其中就包括广获成功E71以及不算太成功的N97。直到不久前,Julien还是塞班基金会的成员,以一个技术推动者的身份,进行着塑造塞班平台的未来及价值定位方面的工作。最近,他离开了塞班基金会,组建了自己的顾问公司—Le Catalyst,通过具体的执行以及团队培训,在产品战略开发和投放方面,对客户提供帮助。
Staska在上周约见了Julien,想和他谈一谈以求进一步了解塞班平台的开发,他本人对塞班三代系统的深入观点以及近期塞班生态系统的发展。
Staska:塞班的路线图,一直到塞班四代的计划,已经公开发布了一年多。然而,对于很多像我这样不是在移动领域里工作的人来说,很多名词显得有些让人疑惑。比如说:“功能上的完成”,“硬化的”。还有像你曾经提到的”产品化的“,等等。而对我本人而言,更感兴趣的是,什么时候我们才能拿到运行着新操作系统的手机呢?
Julien:让我们先从路线图说起吧。路线图是技术人员用来帮助做出与产品有关的决定的工具。它可以帮助技术人员了解到一项技术将会在何时可能出现。从软件开发的角度说,现在,一个开发进程通常被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
概念阶段:从对一个程序的想象或者说构思开始,到实际的要求和分析(操作系统就是一个大程序)
开发阶段:从纸面的构思到实际在设备上进行开发。
功能完成阶段:完成所有的功能和新特性。不再进行新特性的开发。
硬化阶段:修复程序中的漏洞,对特性和功能进行优化。
投放阶段:程序开发完成,可以交付给客户。
所以,当我们提到操作系统的时候,它其实是很多程序的集合。把所有这些程序集合在一起,就称为整合。从移动产品的角度上说,每一个移动设备都有不同的故事。而移动的设备的故事就是:谁会使用它?在哪使用?它应该值多少钱?它的用户需要什么样的程序和服务?我们有没有特别的要求(环境,有限的资源,硬件限制)?
为了让一个设备能够符合它本身的故事,我们就需要将它产品化。产品化,就是将一个通用的系统和设计转化成为一个特定的产品,而这个产品就会最终投向市场。
如果一个公司仅仅有一个产品,那么在开发过程中,就比较容易将它产品化。换句话说,对于开发者而言,他们只需要记住一个“故事”。而一个公司如果有一系列的产品,对应大范围不同的客户,那么开发者就必须使用一个更加“通用”的方式,和生产部门合作以使产品推向市场。
对于你开始所询问的的,什么时候我们才能看到塞班三代系统的产品出现在市场上,我们需要提出两个问题:
塞班三代系统什么时候进入硬化阶段。
设备生产商什么时候完成设备的产品化。
塞班基金会可以回答第一个问题,也就是你所看到的路线图。Nokia、三星、索爱、能够回答第二个问题。Nokia事实上已经给出了答案,N8将在2010年第三季度发售。现在,控制权已经在Nokia手上,塞班基金会对基于塞班三代的产品其实已经没有多大影响力了。
Staska:提到塞班三代。当去年路线图发布的时候,我注意到上面说塞班三代是一个过渡性的版本。当然,也许它是塞班基金会成立后推出的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新版本,但却并没有什么真正令人激动的内容,用户体验的全面革新要等到塞班四代。然而Nokia的人却在第一季度的会议上称塞班三代系统为一个重大升级,并同时说塞班四代将会更像一个增量式升级,需要的投入会更少?
Julien:其实从一开始,我们就很清楚,塞班三代是一个过渡性版本。它具有挑战性,因为它是第一个版本,塞班基金会和它的合作伙伴需要全新的方式和方法来进行工作。塞班三代是对塞班一代的修订,是对这个系统从底层到最顶层的修改和升级。有一些用户界面元素也得到了改进,比如说单击,比如说多屏主页,桌面插件管理,但是更多的工作是在底层进行的。优化这个系统以适应新设备的需要也是一个目标。
塞班四代将会带来全新的用户界面,这归功于整个系统的全面升级和修改。QT将会替代现有系统的很大一部分,这也为全新界面带来了可能。如果需要,设备制造商也将能够在最小的工作量下提供完全不同的用户界面。现在,为塞班一代-3重新制作用户界面已经没有任何意义。这会像把钱从窗户里扔出去一样,因为如果那样的话,现在所做的很大一部分工作在几个月之后就会变成是废物。当然,设计者们现在已经开始了塞班四代界面的设计工作,塞班基金会正在努力推动这种创新。
Staska:你所说的对塞班一代的修订是什么意思?同时你说,塞班三代是一个过渡版本?但NokiaCEO说,对于操作系统的开发来说,所有主要和繁杂的修改已经在塞班三代中完成。它是这条产品线上的一个关键性升级。塞班四代将仅仅是对塞班三代的小幅改进,需要的投入和努力将少很多。这让我听起来觉得很矛盾。
Julien:修订意味着修复曾经不能工作的部分,提升表现不够好的地方,使整个系统更加可靠,更加易于开发和维护。修订是一种周期性的需要。有时候,它贯穿于整个开发过程中,有时候,需要专门的时间来进行重大修订。
Staska:那塞班3是过渡版本还是关键升级的问题呢?从投入的角度看,塞班四代需要的真的少很多么?
Julien:我无法对Nokia CEO的话做出评价,但是我相当愿意和他进行一次关于这个问题的谈话。Nokia是塞班基金会的重要贡献着。他们提供了很大一部分的塞班系统代码。我个人的看法是,Nokia已经完成了大部分将用于塞班四代的工作,而与此同时,塞班三代系统也被硬化了。
当然,作为塞班三代开发的很重要一部分,那就是建立和使用新的开发和工作方式。这个东西本身,在开发塞班四代的时候,已经不再需要了。因为所有的设备已经开始运行,当然减少了将来的投入。Nokia是塞班基金会的主要贡献者,同时也是塞班系统产品生产商。他们的观点,基于他们的产品所作出。同时,他们也运营着他们自己一些程序和服务,比如说OVI。
在康培凯的发言中,有多少是指与塞班有关的开发,又有多少是指Nokia本身在已成型的操作系统之上的开发?那将是我需要向他本人询问的问题。
Staska:对于用户而言,他们对于一个设备的看法和观点有多少是针对塞班操作系统的?又有多少是针对Nokia、索爱或者三星的呢?
Julien:我想,这个问题很难回答,因为这取决于生产商。他们通常都会提供自己的用户界面。Nokia倾向于保留更加传统的界面,因为它们曾经是这方面的制定者。他们会根据他们的产品来设计主题,图标等等。
而索爱和三星倾向于为自己的产品提供更加统一的界面,而不论所采用的系统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