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编辑推荐:“互联网是人类第一项亲自引发、参与、并终结了股市泡沫的科技,互联网创造了属于自己的独一无二的经济循环,大起、大落、回归正常轨道,周而复始。”上述这段话可以看成是对2000年全球互联网泡沫的最佳总结。如今,一批第一次互联网泡沫后孵化的中国互联网企业正走向巅峰,与此同时,风头正劲的他们也不禁令人担心,大起之后,还会大落?
所谓互联网泡沫,就是太多的资金去追逐某个企业或项目,然后制造出巨大的价值空间,并找一个更有钱的傻瓜接盘。对于这个“击鼓传花”游戏来说,国内涌动的IPO热潮就像越来越密集的鼓点,虽然鼓点还没有停下,互联网泡沫的征兆已经有所显现。
泡沫征兆一 不差钱
事实上,亿元级的广告投入在国内互联网行业已不算大手笔,以有一定知名度的团购网站团宝网为例,据悉其计划砸亿元用于广告推广,而其竞争对手糯米网和美团网则分别计划投入2亿和亿打广告。
泡沫征兆二 融资给出IPO价格
除了大型互联网企业,VC烧钱并不偏心,即便资质不那么出色的小型互联网公司如今也很吃香。某垂直电子商务网站刚刚上线,融资计划就已浮出水面,其创始人向记者介绍,自己首轮融资的目标为约1亿人民币。“今年以来资金对电商企业的热情持续增高,投资量也可以说上了一个级别,如果放在去年首轮融资预期大概为5000万元。”
一家投资机构合伙人向记者表示,自己以往曾涉足过互联网方面的投资,当时的投资金额多为百万美元级,而现在则一跃为上亿级:“拿最近大众点评网在融资同时延后IPO来讲,可以说投资方给出了IPO价格。”
泡沫征兆三 创新匮乏和山寨剧增
“想必现在是中国互联网公司最兴奋的时候,前有优酷、360等企业的成功上市,后有VC风险投资大把大把地砸钱。”在华尔街工作的黄禾向记者表示,一阵子以来,中国互联网公司确实成了他和同行们平时的谈资。黄禾称,他和许多美国同行都认为,虽然越来越多的中国公司开始憧憬在美上市,VC更是乐此不疲,但几乎每个中国互联网公司都能找到美国公司的样板,“‘优酷’是中国的Youtube,钻石小鸟是模仿‘蓝色尼罗河’,‘当当’与亚马逊模式接近,就算即将上市的‘人人网’也被称为中国的Facebook……中国互联网企业看来还是缺乏创新。”
刘兴亮认为:“上一次互联网泡沫在美国产生,这一轮却有可能由中国而始!那些在自己领域内顶级的网站应该受影响不大,比较底层的网站也不会有太大波动,最可能受到互联网泡沫侵袭的应该是刚刚上市或中间环节的网站。我认为这种影响明年就会显著地表现。”
原文详情:《10年之后:互联网泡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