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导读:MarketWatch科技专栏作家德沃拉克(John C. Dvorak)撰文指出,由于宽带互联网的出现,传统的直销业务迎来了新的转机,愈来愈多的制造商都开始选择自己直接面对消费者,这一点在科技行业体现得尤其明显。
以下即德沃拉克的评论文章全文:
如果你打算购买科技产品,最好还是仔细研究一下制造商的网站。
在最近几年当中,科技产品的直销发展迅速,而且在很多时候都要比亚马逊(AMZN)或者eBay Inc。(EBAY)等电子商务网站更有吸引力。
实话说,我是最近才开始关注这一趋势的,但这并不代表我对这种模式就不够了解。事实上,在1990年代晚期,当戴尔开始提供直销折扣产品时,我就给予了很高的关注——现在,这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
比如说,你可以登录爱普生的网店去看一看。具体做法是来到爱普生的主页,点选店面标签,然后你肯定会有不少吃惊的发现。
我最近花了69美元,买了一部一体化扫描打印机。产品的价格是如此低廉,以至于我开始盘算:我究竟是应该直接买准备替换的墨水,还是应该再买一部打印机,然后拿出里面的墨水,扔掉机器?
当然,应该说这些交易中有一些只是平常而已,但是与此同时,也确实有一些让人无法不食指大动。在其他公司的网站,我们也很容易可以找到非常合算的交易。比如惠普(HPQ)的网站,他们为直销提供了一个完全独立的入口()。
在特价的部分,你可以看到原本已经降价不少的Officejet 6000打印机再度跳水,只卖美元。又一次,这让人不能不动只为了墨水而买打印机的主意。
长期角度说来,必然会有愈来愈多的制造商开始强调直销业务。这种做法去除了若干中间环节,由消费者直接承担运输的费用。在这种情况下,哪怕产品的销售价格比在沃尔玛(WMT)的门店里低不少,也能够获得一样的利润。
毋庸赘言,这必然会让零售商的处境受到影响。
在没有互联网的日子里,这样的做法几乎是不可想象的。首先,公众和产品之间很难建立直接而直观的连接。更加不必说,这会带来渠道冲突问题,这么做的企业一定会受到大商家的杯葛。
因此,那时候制造商还必须另寻替代性的渠道,比如小杂货店,或者是邮购之类。现在,我们有了宽带互联网,一切都被改变了。
不错,亚马逊早就已经被视作是实体零售商家的威胁,但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现在亚马逊会发现,他们也有了自己的威胁。
诚然,亚马逊的领导者贝佐斯(Jeff Bezos)是一位绝对的零售天才,而且 无论受到怎样的威胁,他们都会找到应对的办法。可是,归根结底,趋势已经是昭然若揭。
我们都知道,在汽车行业当中,代理经销商都和某些特定品牌紧密挂钩,因此他们的销售作为很大程度上是处于车厂的严密控制之下。相信品牌电脑的销售中,我们也会看到类似的情况。
苹果(AAPL)已经通过自己的店面做到了这一点:他们自己控制销售,而且这里并不是个普通的电脑商店,这里什么都有的卖。
线上世界也是一样。爱普生和惠普自己控制着销售,没有人会在爱普生的网站上卖佳能的打印机。
伴随线上购物行动的愈来愈活跃,制造商自己办店面的情况相信会变得愈来愈多。(子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