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1、Mattel Power Glove(1989年) 任天堂2006年发布的Wii游戏机及其动作感知手柄标志着游戏业进入了一个激动人心的新阶段,但其技术并非“凭空捏造”。任天堂Wii的灵感可能来自1989年问世的Mattel Power Glove。
2、高通pdQ(1999年) 就在PDA市场接近巅峰之际,高通推出了集PDA和手机于一体的pdQ。当时风靡一时的Palm Pilot缺乏接打电话的功能,重量为盎司(约合278克)的pdQ弥补了这一缺憾。用户首次可以利用Palm通讯录拨打电话(当时是一个了不起的突破),API(应用编程接口)使第三方开发者能访问pdQ的功能。尽管799美元的价格确实不低,但pdQ为手机产业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3、Minitel(1982年) 法国以葡萄酒闻名,但其作为科技先驱也应当受到更多尊重。早在互联网问世之前,诞生于1982年的Minitel 1就能使用户通过网络完成购物、阅读新闻、交换电子信息等工作。到1990年代中期,法国部署了900万台Minitel,用户群覆盖近半数法国人(2500万人)。尽管电信公司PTT——后来的法国电信不能向海外出口Minitel,Minitel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世界上第一款互联网终端设备。
4、苹果牛顿PDA(1993年) 许多科技牛人都认为牛顿是一款失败的产品,美国电视剧《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也对牛顿的手写识别功能极尽调侃之能事。但是,牛顿为Palm Pilot等PDA的问世奠定了基础。价格为700美元的苹果MessagePad 100配置时钟频率为20Mhz的ARM 610芯片、40MB ROM,以及分辨率为336像素X240像素的压力感应显示屏,预装笔记、计算器、汇率换算器等应用。
5、AT&T Picturephone(1964年) 1964年,AT&T的Picturephone可视电话系统亮相纽约世博会,首次完成了横跨北美大陆的视频通话。Picturephone配置有采用氧化铅摄像管技术的摄像头和一个小型CRT显示屏。与目前的笔记本相似,Picturephone的摄像头位于显示屏顶部,有助于用户进行面对面的视频通话。6年后,AT&T在匹兹堡推出Picturephone,但因过于笨重和价格昂贵而没有获得成功。很多年后,Skype和FaceTime等服务得视频通话大行其道。
6、惠普Jornada 720(2001年) 早在上网本问世前许多年,集PDA和微型笔记本于一体的Jornada 720就向用户提供了很高的便携性。Jornada 720运行微软基于Windows CE的Windows Handheld PC 2000操作系统,预装有精简版Word、Excel和PowerPoint,键盘尺寸相当于标准键盘的四分之三。
首页<上一页12下一页>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