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专稿】对于微软的股东们来说,公司的前景肯定是暗淡无光的。公司的股票十年来没有发生过任何大的改观,而2009年6月结束的上一财年,微软的净收益有史以来首次出现了下滑。公司还史无前例地宣布了裁员,估计有超过5000名员工收到了解聘通知书。但更糟糕的是,这位软件巨人近年来首次面临着可能被其他巨人般的对手远远甩在后面的可能。
这位竞争对手当然就是Google,搜索市场的领导者,它无休止的扩张在每条战线上都让微软感到了被击溃的痛苦。Google着力将网络作为应用平台的策略,矛头直指微软最重要、也是最传统的现金牛——PC软件与操作系统。它突袭移动设备市场,让桌面计算的正统观念出了问题。而它的Web服务和开源软件已经给微软最核心的商业模式投下了暗影。从哲学上说,Google是反微软的,而且它正在试图剿杀微软。
相形之下,全球最大的软件厂商微软却似乎很难适应正在变化的市场风向。在Web上,IE在标准遵从方面是最落后的,它的一些关键性的安全漏洞有时候可以几个月不补。根据Gartner的数据,Windows Mobile销量增长缓慢,仅占智能手机市场%的份额。而微软自我吹嘘的新的搜索引擎必应也未见得比Google好多少。总之,尽管微软在桌面软件还保持着第一的位置,但是除了这个领域之外,其境况都不太妙,难怪风险投资家保罗·格雷厄姆早在2007年就下了“微软已死”的断言。
张牙舞爪的鲍尔默以粗鲁、严厉著称,但其实外强中干。在他的领导下,微软在与谷歌的竞争中屡屡败下阵来
不过Ozzie有一项计划。那就是在今年要让Windows部门重上轨道,并发布Office的新版本。“软件加服务”成了微软雷德蒙总部内新的咒语。这标志着一次战略性转移,将会改变微软的一切:从研发、市场、软件部署……到客户关系。
Ozzie并不打算按照Google的游戏规则出牌,相反,他是想提醒Google,这是场软件游戏,一切尽在微软的掌控之中。然而要想成功,Ozzie必须重新改写微软未来发展的剧本。
Ozzie新战略:“软件加服务”
差不多在5年之前,刚刚被任命为CTO的Ozzie公布了一份备忘录,勾勒了他关于公司下一步发展的想法。
“人们越来越倾向于简单服务和能够‘正确工作’的服务功能软件,”他写道。“企业也越来越多地在考虑,基于服务的规模经济或许能帮助他们降低基础设施的成本,或者按照需要、按照订阅的基数来部署解决方案。”
和鲍尔默的风格相比,Ozzie更像位学者和谦谦君子,但是微软的未来很让这位君子挠头
换句话说,Ozzie感觉到,微软与Google在自家的草地上展开竞争是迟早的事。不过在Ozzie的想象中,微软接受Web的方式可能与搜索巨人不尽相同。Google把浏览器视为各类软件的终极客户端UI(用户界面),把云视为一切数据的终极仓库,而Ozzie则认为微软的机会在于为传统的桌面软件的增强提供服务。在Google看来,是瘦客户机与强大的应用相连接,而在Ozzie看来,则是富客户机应用在消耗轻型服务。
这并不奇怪。在加盟微软之前,Ozzie的职业生涯就是建立在PC加网络大于整体之和的理念上的。上世纪80年代中期,Ozzie和他所在的Iris Associates公司开发出了网络群件平台,也就是后来的Lotus Notes。1994年,当Lotus被IBM收购之后,他又创办了Groove网络,专门开发P2P协作软件。2005年微软收购了Groove,Ozzie便直步青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