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2014年,对于移动互联网从业者来说,开始于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腾讯、阿里两大互联网巨头为抢夺移动支付市场这块大蛋糕,在打车APP领域展开了长达近两个月的被称为“烧钱战”的司机、用户打车补贴营销。天上掉馅饼的事让大家欢呼,而对于许远来说却未必。
对创业一直跃跃欲试的许远,在政府工作了7年后辞职出来的第一个项目就是打车APP。广阔的市场前景让他信心满满,不料巨头的加入改变了原有格局,虽然以退出战争结束,但这次经历却为他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和朋友一起做自己喜欢的事,把头脑中的想法付诸实践,巨大的成就感让他再次坚定了创业之路。现在,许远创建了自己的品牌“云膳”,希望凭借自己的努力在餐饮行业打下一片天。
多次创业的经历让许远看到资金管理的重要性。在云膳成立的第一天,许远和团队就选择用随手记管理财务。利用随手记的多人记账功能,邀请团队主要负责人一起记账,把各自的经营流水一一记录,然后通过同步功能,轻松实现了财务的公开透明。
以前我觉得身穿制服,头戴大檐帽,当警察什么的,奇酷无比。所以从大学毕业后,我就考进了北京的一个政府机关,开始了令旁人羡慕的公务员生涯,一晃就是7年。
在婚姻中有“七年之痒”的说法,我觉得在生活、工作中也会有这样的现象,长期处于同一个环境,难免会出现疲劳。这时,我朋友看中了一个创业项目,正在找合伙人的他和我一碰就产生了许多共鸣,让我开始有了创业的想法。
那个项目是关于打车APP的。2011年,移动互联网不断涌进大众生活,手机APP必然将乘着东风顺流而下。出租车行业,车少人多打车难,身在北京的我对此更是深有体会。所以当朋友提出要在打车APP市场有一番作为的时候,我被深深地吸引了。2012年,我正式决定参与这个项目,于是辞掉了公务员的工作,开始了我的创业生活。
2012年是打车APP兴起的一年,继摇摇招车之后,快的、滴滴、大黄蜂等打车APP陆续上线,但是当时市场并不热。一是出租车司机大多文化水平较低,对新生事物的接受程度偏低。二是当时对行业的奖励、补贴普遍不高,最多也是送送流量,送点话费。一些财力、技术并不雄厚的创业团队在初期就直接被扼杀,剩下的就开始各自圈地,积累自己的第一批用户。
为了抢占市场,那段时间我们团队全体出动跑业务。地铁站、火车站、公交站,只要是人多、出租车多的地方,我们跑了个遍,经常忙到凌晨。这和我当公务员每天朝九晚五相比,完全是两种不同的生活,但是这种生活却让我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鲜和有趣——头脑中的想法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团队的力量去实现,成就感十足。
打车APP市场发展很快,全盛时期有大概30多款类似软件,不过出于对技术和能力的自信,我们也干劲十足。没想到正当项目发展上升期,阿里和腾讯两大巨头参与了进来,打车APP成为他们抢占移动支付市场的第一个争夺对象,以快的、滴滴为代表的各个公司迅速进场厮杀。
结果可想而知,强大的资本支撑使得快的和滴滴脱颖而出,迅速霸占和瓜分完了市场。不堪重负之下,我们决定退出这场战争。
虽然没有为我的第一次创业画上一个完美的句号,但是前所未有过的经历却让我看到了不一样的人生,让我再次坚定了创业之路。从打车APP项目出来之后,我和合伙人决定向餐饮行业出发。
合伙人的终身梦想其实是开一家面馆,因为他实在太爱吃面,就会有一些自己的想法。不过后来考虑到面馆的客单价太低,起步规模又要大,不太适合我们一穷二白的境地,就放弃了。经过一番分析比较,我们最终决定以麻辣海鲜这个品类进入餐饮行业,并敲定了以“云膳”作为我们项目名称。
在敲定大体方向后,我们迅速开始行动。没有足够的经费,我们就从农民房的小厨房开始做起;为保证食材的新鲜,每天凌晨雷打不动地跑海产市场;人手不够,就亲自上阵,刷虾刷到胳膊都快抬不起来,每天浸在油烟里,感觉麻辣味感觉都卤进了骨头,辛苦不言而喻。不过又一想,所有这些折磨着你,但又刺激着你的事情组合到一起,不就正是一次新的创业吗?!
创业过程中,我认为资金的管理最为棘手,既要控制成本,又要财务透明。吸取了前几次经验,在云膳成立的第一天,我们团队就选择了用随手记管理我们的财务。随手记中有一个多人记账功能,我们特别喜欢。邀请团队几个主要负责人一起记账,把各自的经营流水一一记录,然后通过同步功能,很轻易就能实现团队财务的公开透明。所以,对我们这样的初创公司来说,随手记完全是一个会计的角色。
现在经过四个月的发展,云膳有了自己的门面和大厨房,团队成员也从最初的两个人发展到了现在十几人,每一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接下来希望在“云膳麻辣”良好的开端下,不断发展,以后还能再有“云膳烘焙”、“云膳日料”等等,给广大食客提供更多舌尖上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