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情
和讯消息 4月30日,北京市金融工作局于近日印发了《关于2010年一季度全市金融形势与工作的报告》。报告显示,北京一季度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35亿元,同比增长%,增速放缓,其中银行机构新增贷款逐月回落,证券公司资产规模小幅下降,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大幅增加;另外,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在一季度得到了加快发展;整个金融业对于未来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起到有力的支撑推动作用。
金融业增加值平稳上行 增速放缓
根据报告数据分析可知,一季度北京金融业增加值平稳增长,增速放缓。数据上,北京市全市金融业实现增加值435亿元,同比增长%,比上年同期下降3个百分点,分别比北京市GDP和第三产业增速低个和个百分点;金融业增加值在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中占比达14%,对全市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在第三产业中占比%,比上年同期提高个百分点。
报告显示,一季度北京市银行机构存贷款余额增长平稳。首先是是存款增速回落,活期化趋势明显。截至3月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其中,人民币存款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再者是贷款增加额正逐月回落,中长期贷款占比升至历史最高水平。截至3月底,全市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比上年末下降个百分点,但高于全国水平个百分点,比年初增加亿元,同比少增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余额万亿元,同比增长%。还有,中长期贷款余额万亿元,占各项贷款余额的比例升至%,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除此之外,一季度的银行机构的经营效益还得到了持续改善。一季度,全市银行业实现利润实现亿元,同比增长30%;全市17家证券公司实现利润亿元,同比减少%;产险公司的承保效益增加,实现承保利润亿元,同比增长倍,是上年末的2倍。
金融创新加快推进 支持首都经济社会发展
报告中还提及了今年一季度,科技金融改革创新得到了加快推进。截至3月底,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核心区已有7家科技型信贷专营机构正式运营,另有5家正在筹备设立,预计年内信贷专营机构将达到16家;6家企业在创业板上市,总数增至14家;新增股权投资机构16家,累计达172家。另外,农村金融体系进一步完善。还有,要素市场建设也在稳步推进。截至3月底,北京市注册成立的22家要素市场有15家已开业运营,目前正在推进设立北京红酒交易所、北京农村产权交易所、中国文化产权交易所、中国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最后,金融功能区建设不断推进。金融街,CBD东扩,中关村西区PE大厦等项目工作正在稳步推进。报告还特别提及了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对新兴产业支持作用。一季度,新注册人民币股权投资机构9家,进入注册流程2家,总筹资规模110亿元以上。
报告还认为,北京市目前非金融企业融资规模减少,融资结构与环境进一步优化,目前信贷的投向契合背景经济发展实际,未来也将会有力支撑首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首先,它是为支柱产业提供有力的信贷支持。其次目前信贷对中小企业的支持也在进一步加强。截至3月末,中小企业人民币贷款(不含票据融资)余额亿元,同比增长%。第三,信贷还有力的支撑居民购房的资金需求。截至3月底,北京市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亿元,同比增长%,比上年末提高个百分点。
报告还特别提及了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对新兴产业支持作用。一季度,新注册人民币股权投资机构9家,进入注册流程2家,总筹资规模110亿元以上;3家外资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企业进入注册程序。全市新增创业投资备案企业2家,投资项目5个,投资总额亿元。截至3月底,北京市股权投资机构筹资规模超过2350亿元。